推挽电路知多少?


先来看看上N下P型,从该原理图可以知道,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是相同的,即输入时高。输出就是高。但是根据N管的工作特点——N管的输出电压幅值=Vb=0.7V,所以改模型的输出幅值会受到输出信号的限制。所以这对输入信号的幅值要求比较苛刻,否则可能会导致后级的高电平信号不够高。

这个结论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,但实际中,当推挽电路在做信号控制时,其中流过的电流并不会很大,所以这种情况下,上管也不容易坏。但是如果推挽电路用于驱动负载时,则此时的管子会流过大电流,此时若输入信号幅度较低,则上管的发热量真的会很严重。当然,当输入信号的低电平高于参考电压时,下P管也会存在同样的问题。

而实际的应用电路中,我们可以将其与上N下P模型进行对比。对比之后可以发现,上P下N模型的三极管基极会串了一个电阻,但是上N下P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其省略。上P下N模型中要加这两个电阻的原因是为了将上P管与下N管进行信号隔离。假如不进行信号隔离,从原理图中可以知道,上P管的信号其实是会影响下N管的。

另外,我们往往以为加了一个电阻之后就万事大吉了,其实并不是。尽管加了电阻,我们还要严格保证输入端要一直有信号且其信号的幅值足够高,否则一样会导致串通问题。


信号幅值关系:输出的幅值受到输出幅值的限制,输出幅值=输入幅值-0.7V(忽略P管的导通压降)
注意事项:
当输入信号的高电平低于电源电压时,上N管可能会发热严重;当输入信号的低电平高于参考电压时,下P管可能会发热严重
相位关系:反相;
信号幅值关系:当满足三极管的饱和导通条件时,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不大;
注意事项:
1、两个三极管的基极需要串联一个电阻;2、输入端需要一直存在控制信号,且控制信号的幅度要保证两三极管不会串通;
3、控制信号的压摆率要远大于三极管的开关速度,以防止在电平转换时出现串通现象。
文章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